七月访梅庵琴社

图文/ 晴霜       配乐/于水山《忆故人》

七月中,虽是盛夏,南通因临海临江,早晚的风轻快宜人。南通是梅庵琴派古琴的发源地,在于老师的旧文里,像家一样被惦记。满怀崇敬和亲切,我随于老师在此拜访了南通梅庵琴社。

于老师在南通演讲

弹奏结束之后,琴友们三五成群交流起来。朱晓玫老师和于老师切磋着他们各自在《流水》中弹奏水声那一段所使用的指法,周围很快聚拢了一帮听众。我站在三步之外被那一圈热烈的讨论深深吸引,无奈当时正请袁老师帮我调试琴弦,只得艳羡地时不时观望一番。不过这反而使得我对这一番琴艺交流念念不忘,至今回忆起来仍然觉得妙趣横生、心怀向往。

此次拜访,于老师应琴社之邀,做了题为《从指法母题的变化规律看梅庵派古琴的风格特点》的讲座。老师解释了古琴指法中的“pattern”“骨骼”,并类比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动机。老师认为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之一,就是由指法母题看不同琴派围绕这同一骨骼的血肉细节的差异,将古琴文化中琴派风格的抽象描述具象到指法。在提问环节,于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他个人的对于古琴音乐创新的态度:全面了解古人对古琴艺术的成就,在当下即是创新。因为研究一个问题时,免不了要探究古人对此的看法和所做的工作;如果从研究古人的工作着手,自然会有不同于古人的新思路浮现。于老师当天的演讲和分享让琴友们非常受教,事后有琴友还专门写了文章分享其所闻所得。

南通一行,最意外的就是见到了徐立孙老先生的云钟琴。琴身漆色黯淡,断纹蜿蜒,传递着岁月静谧之美。琴背面刻着隶书云钟二字,以及王燕卿老先生的题字“开囊夜映高岩月,拂案秋涵大壑风”;字体古朴典雅,诗句气势宏伟。徐老师回忆他曾在浙江省博物馆见到一张背面刻有“名钟”的古琴,外形与“云钟”一致,推测它们本是一对。两张琴都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洗礼,一张高悬于展览柜静待访者,一张仍在琴人的手指下流淌着音乐,焕发着生命的光彩。

云钟

此行虽然短暂,却是难忘。领教了老师们的演奏,见识了云钟的风采,聆听了他们和古琴、梅庵琴派的故事。告别时刻,琴友们的谦谦风度、对古琴的热爱、交流的乐趣,都保存在记忆里。我不禁也想起了波士顿琴社的朋友们,尤其几位已经或即将奔赴前程的。南通也好,波士顿也罢,无论身在何处,每日习琴,我们都在琴声里交谈和重逢。

Leave a comment